百度   2016年,张弥曼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:罗美尔-辛普森终身成就奖。

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(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,受强降雨影响,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西湾子村突发山洪,洪水抢夺道路下泄,下山的唯一一条路成了河道。洪水淹没房屋,村里130人被困。武警北京总队机动某支队闻令而动,沿进出山道路狭窄的挡土墙艰难挺进“孤岛”,全力转移被困群众。

 

武警北京总队机动某支队副参谋长汤仁香正在清查物资装备。27日下午6点05分,去怀柔琉璃庙镇西湾子村的十多人先遣队用卫星电话传回消息:西湾子村道路受阻,有130名群众被困,还有3人受伤。天色渐暗,预报显示,受灾地区晚上9点还可能再有降水。汤仁香说,上级决定再让他带领第二支队伍上山,与先遣队合力转移被困人员。

汤仁香告诉记者:“主要是道路全部被毁,部分房屋也被冲毁了。我们第一个小分队带着食物过去以后,老百姓非常感动。我们第一个小分队与村书记对接,积极动员村民下山。现在我们第二批队伍马上就要出发,尽最大力量转移群众,保证生命财产安全。”

道路被毁,乘车行进2公里后,官兵们只能徒步前行。有些地方沉积淤泥过多,官兵行动举步维艰。大家踩着前人脚印,深一脚浅一脚艰难挺进。

晚上7点52分,武警部队挺进被困130人的西湾子村,一侧是非常湍急的河流,另一侧就是山体的密林。大家能落脚的地方只有二十公分,非常危险。

实际上,眼前湍急的洪流并不是此前就存在的河流,而是进出西湾子村唯一的道路,路已全部被水淹没。大家脚下二三十公分宽的立足之处,则是原来道路的挡土墙,也就是用来阻隔旁边山体的墙。当队伍继续行进,天已经完全黑透,远处几盏亮起的太阳能路灯在洪流里格外显眼。定睛细看,路灯的微光隐约勾勒出道路的轮廓。

挡土墙湿滑难行,一侧植被又茂密挡路。为了给被困群众开路,官兵手拿工具,一边垫土清障,一边行进。

经过近40分钟跋涉,队伍来到平坦路面,随后几束亮光出现在队伍前方。先遣队的官兵带领村民与第二支队伍会合。村民贾奶奶走在前头。

记者:大娘,您今年多大年纪了?

贾奶奶:快70岁了。

记者:走到这还是有点累了吧?

贾奶奶:你瞅这汗,可着急了,走出来也比在家强。

记者:看到武警官兵来的时候啥心情啊?

贾奶奶:特别盼着他们来。这武警一来,我们心就放肚子里了。

不少被困群众给记者讲述起26日晚的遭遇,他们说,洪水在深夜突然涌入,到现在都心有余悸。

村民甲:我这么大岁数都没经历过这大水。

村民乙:这个洪石流一下子就往我们那冲,我们在屋顶上坐了一晚。

记者:洪流有多深啊?

村民乙:到一层楼了。

贾奶奶:眼瞅着水涨起来了,那水就涌进来了,我们就跑到第二家,水又涌来了,我们就上第三家。连水桶都被水推着咣啷进胡同里了。

记者了解到,西湾子村有不少民宿,7月26日是周六,有不少游客住在村里。在转移路上,一位从北京城区来过周末的9岁小男孩脚被磨破了,他正坐在地上让官兵给他处理伤口。

记者:我看你很坚强,疼不疼?

小朋友:不疼。我感觉没啥事。

小朋友妈妈:不行,感染,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。

记者:走了多远了你知道吗?

小朋友:200米。

记者:这个路程长不长?累不累?

小朋友:累啊,但是还是得坚持。如果疼的话咱们还能忍。万一那个泥石爆(流)什么的东西,又把我们淹了咋办?洪水来了,我爸爸受伤了,他拿椅子撞玻璃,因为有些人需要帮助。

小朋友妈妈:因为有7个人困在外面了,他爸爸把玻璃砸了,然后把人救上来了。

挡土墙成了西湾子村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,而让被困的老人、行动不便者攀上这半米高的墙,绝非易事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两名官兵站在没过膝盖的淤泥中,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,用肩膀和双手稳稳搀扶每一个人登上挡土墙。

此外,受灾的群众中有一名盲人,两人搀扶他走完全程,每走一步,官兵都会坚定地告诉他,这一步该迈哪一只脚。还有一名残疾人奶奶,官兵们不辞辛苦,3人一组轮流将老人背下了山。

汤仁香表示:“重点的是老人、腿脚不便的人,我们是一对一,做到全程陪伴。路程比较陡峭、狭窄,湍流比较大,组织的过程中,我们都按照既定的计划,在重点节点,保证有探照灯、有队伍骨干。”

经过官兵一个半小时的不懈努力,终于在晚上9时50分成功将116人安全转移到山下,剩余人员由于身体不便,已经转移到山顶地势高处,由4名消防救援人员和1名医生以及村支书陪同照顾。

编辑:果欣然
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>>
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:010-56807194